安全行车诱导系统解决方案

运用背景

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是雾霾天气多发的季节,夜间和清晨容易发生能见度低的浓雾,特别是“流动杀手”——团雾天气,能见度低、突发性强、难以预测,极易在高速公路、山区、临水临崖等路段形成,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针对秋冬季节雾霾天气多发问题,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醒广大驾驶人朋友:驾车出行请提前了解天气情况,尽量避免大雾天气出行。如在高速公路途中遇突发浓雾,要保持镇定与冷静,降低行车速度,迅速打开雾灯、示廓灯、危险报警闪光灯,不要贸然超车,切忌就地停车,避免发生碰撞、刮擦和追尾事故。同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就近选择出口驶离高速公路或到服务区暂避,等待雾气消散。遇大雾、浓雾等低能见度天气,公安交管部门将依法采取道路封闭、限制通行等交通管制措施,请驾驶人给予理解和配合,服从现场民警指挥绕行。


安防特点

安全行车诱导系统主要由气象检测仪、车辆检测器、智能诱导装置、集中控制主机、软件平台,联合路段可变情报板等设备构成,对管辖路段进行组态协同控制与工作模式调度。气象检测仪通常间隔2公里配置,检测路面可视条件变化,并且为其±1公里范围内的智能诱导装置提供控制信号;智能诱导装置(红、黄两种灯具)沿路两侧间隔20~40米对应配置;每一对智能诱导器配置一个控制智能诱导装置红灯的车辆检测器。各设备之间采用无线通讯方式,根据应用需求,系统可实现单侧闪烁,双侧闪烁以及流水闪烁等多种闪烁模式,并且支持GIS地图的后台管理系统以及手机APP操作。系统的前端装置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充满电后可以在连续阴雨天工作7-10天,并具有支持根据光照强度和电池使用率自动调节闪光亮度,实现更久续航的功能。


安全行车诱导系统在两种不同的路面环境等级中发挥以下不同的作用:1.低风险等级路面环境(夜晚路面照度不足、轻度雾/霾/雨/尘视距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是后车司机可以清楚看到前方车辆在安全距离的刹车尾灯),环境检测仪控制其范围内的黄灯慢速闪烁,形成对所辖全路段路面走向导引;2.高风险等级路面环境(浓密雾/霾/尘暴、暴雨等严重影响视距),环境检测仪控制所辖范围内的黄灯快速闪烁,形成对所辖全路段路面走向增强导引的同时;还要使行车后方规定距离范围内的红灯闪烁,形成红色尾迹,警示后面跟进车辆与前车保持适当距离。


解决方案

1、多普勒毫米波雷达车辆检测主要技术参数和特点

  1.1多普勒毫米波雷达仅需要安装在道路某一侧面,其检测断面垂直于道路断面,工作时发射探测波束,覆盖一定区域,可对检测区域内的动态车辆目标进行快速捕捉。

  1.2某典型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探测范围为水平视角80°、前方小于17m的垂直距离(该指标小于一般设计要求的检测最大距离不小于20m的应用需求)。

2、主动光束探测器车辆检测方案

  2.1主动光束(主动红外)检测器是由发射/接收两端构成的探测器,当发射端发出的红外光束被接收端收到时,处于值守状态,一旦光束被车辆或者其他物体遮断就会发出报警。所以每一组相对的智能诱导器必须安装一对红外对射探测器,才能保证每组雾灯的正常工作。这种装置检测的是车辆阻断红外射束的过程。

  2.2由于主动光束(红外对射)检测器的发射端与接收端必须安装在高速公路两侧,并且需要确保两端相互对准,而高速路经常有转弯位同时两侧还有高低落差,所以这种装置的安装和调试操作有一定难度;再因红外探测器长期工作在室外,外壳不可避免地受到车辆卷起的灰尘、以及雨、雪、霜、雾的长久相互作用,产品外壁上往往会堆积一层不透光的物质。


成功案例

在雾霾天气等低能见度条件下,“防撞警示灯”显示为黄色,驾驶员能通过“防撞警示灯”同步闪烁的黄色灯带能够准确判断出道路的轮廓,引导驾驶人安全通过雾区。当能见度进一步降低时,“防撞警示灯”同步闪烁的频率会自动加快。


当雷达检测到车辆通过时,触发上游特定组诱导装置的“防撞警示灯”由黄色变为红色,同步闪烁的红色灯光带随着车辆移动,形成移动的“红色尾迹”,尾迹长度可以根据车辆速度动态调整。


尾随的驾驶人员可以根据黄色灯带和红色灯带变化得到有效警示提醒,直观判断出路况和前车位置信息,从而保持安全距离,有序通过团雾区域,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分享至: